安徽教师招考:《教综》训练试题[3.12]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6-03-12 16:06:32[ 字体:   ]

安徽教师招考:《教综》训练试题[3.12]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一、单项选择题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3.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社会性质

  4.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生产力

  D.社会性质

  5.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6.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

  A.科技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7.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

  8.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和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9.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的思想家是我国古代的(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10.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11.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

  A.联合群体

  B.松散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1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14.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5.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教育家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2.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3.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有(  )

  A.多元化

  B.间接性

  C.思维性

  D.社会性

  4.完形一顿悟说是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格式塔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韦特默

  B.苛勒

  C.班杜拉

  D.考夫卡

  5.学习的定义说明(  )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6.素质教育的任务有(  )

  A.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B.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C.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D.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7.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  )

  A.言行一致

  B.知行统一

  C.明礼诚信

  D.理论联系实际

  8.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  )

  A.知识的学习

  B.专业的学习

  C.技能的学习

  D.品德的学习

  9.课程设计的表现形式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模式

  D.教材

  10.言语的形式分为(  )两种。

  A.内部言语

  B.外部言语

  C.口头言语

  D.书面言语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A。解析:三结合的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期取得更加高效的教育成果的结构模式。

  3.【答案】B。解析:科学技术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一方面,科学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教育活动提供指导,保 证了受教育者的质量;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每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者数量的发展。

  4.【答案】B。解析:素质教育强调过程,即“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5.【答案】A。解析: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没有个体主动积极的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条件。

  6.【答案】D。解析: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7.【答案】D。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其他各项的基本途径。

  8.【答案】A。解析:学思行结合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之一。

  9.【答案】C。解析: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亲知、闻知、说知。

  10.【答案】A

  11.【答案】D。解析:非正式群体是没有正式文件规定而构成的群体,其成员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

  12.【答案】C。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要求遵循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13.【答案】C。解析: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 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平行管理是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 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余班级总目标融为一体,形成 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14.【答案】B。解析:彼得•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15.【答案】C。解析:原型操作就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D。解析:近代分科课程的出现是夸美纽斯提出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分别给了分科课程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说明。赫尔巴特是以他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为基础来安排各学科的,斯宾塞则是根据人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活动来安排课程。

  2.【答案】ABC

  3.【答案】ABD。解析: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主要有多元化、间接性和社会性。

  4.【答案】ABD

  5.【答案】ABD

  6.【答案】ABC。解析:素质教育的第一个任务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个任务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三个任务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社会素质;第四个任务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7.【答案】ABD。解析: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明礼诚信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8.【答案】ACD。解析: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品德的学习。

  9.【答案】ABD。解析: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教材)是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即课程设计的三个表现形式。

  10.【答案】AB。解析:言语通常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类。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类。口头言语又分为独白言语和对话言语两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