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教师招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六)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09-09 11:49:27[ 字体:   ]

2016年安徽教师招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六)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

1、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

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2、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3、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A.初级

B.一级

C.二级

D.讲师

4、我们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浮现出广袤的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象,这是(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空想

5、下列哪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A.生理需要

B.爱与归属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6、近年来,部分城市建立了“婴儿安全岛”,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儿童(  )。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受尊重的权利

D.安全的权利

7、儿童有了改正错误行为的表现,家长取消限制其玩游戏的禁令,这属于(  )。

A.消退

B.惩罚

C.泛化

D.负强化

8、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9、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人身自由权

10、乐曲《茉莉花》不论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这种现象属于(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1、(  )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培养创新精神

C.实施应试教育

D.重视能力培养

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是(  )。

A1995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B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批准申请的单位是(  )。

A.当地学校、村委会或者居委会

B.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当地县镇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4、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学习目标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应坚持的原则是(  )。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C.正面引导,表扬为主

D.榜样示范,环境陶冶

16、一般而言,低常儿童智商低于(  )。

A50

B60

C70

D80

17、下列特征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复杂性

18、与形式训练说迁移理论观点联系最为紧密的是(  )。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迁移

D.一般迁移

19、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功能不包括(  )。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评价功能

D.示范功能

20、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

B.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C.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的慢慢引导

D.不论学生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21、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  )。

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

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

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

22、下列选项体现趋避冲突的是(  )。

A.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B.人心不足蛇吞象

C.前怕狼后怕虎

D.吃药治病又怕药苦

23、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搜集信息的能力

B.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

C.创新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师生关系

B.上下级关系

C.同事关系

D.同学关系

25、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属于( )

A.上位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相关类属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26、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解决了“王冠之谜”。这种思维是( )

A.直觉思维

B.常规思维

C.分析思维

D.抽象思维

27、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方法是(  )。

A.锻炼法

B.实践法

C.示范法

D.说服法

28、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的哪一种素养? 

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理想

C.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育基本功

29、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校应当予以(  )。

A.开除学籍

B.批评教育并开除学籍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D.勒令退学

3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31、学生利用列提纲、画图形、列表格等方法进行复习的做法属于(  )。

A.注意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32、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 )测验。

A.常模参照性

B.标准参照性

C.总结性

D.发展性

3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崇高化

D.单纯化

34、实施义务教育(  )。

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

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

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叫做测验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6、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37、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说明教育具有(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科技功能

D.文化功能

38、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39、根据我国《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与“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

B.宣告中止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40、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推理学习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

41、学生的学习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 

42、认知学习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的内部机制或内部过程。( 

43、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44、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主要是针对教师劳动与需要它的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言,指教师的劳动针对需要它的社会所具有的功能属性。( 

45、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 

46、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47、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48、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 

49、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明显的不同。( 

50、学生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它不仅是再现、继承知识,更是向未知领域进军、不断探索的过程。( 

51、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52、思维定势在学习迁移中起到阻碍作用。( 

53、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如果能够及时执行既定处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不良行为”与“处罚”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在孩子的观念中建立起逃避惩罚的反应意识。( 

54、考试作为教师教育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欲望的方式来说,具有显性正向功能。但是如果老师只凭成绩来评价学生便会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的成就倾向,这是考试的隐性正向功能。( 

55、三级课程管理顺应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56、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57、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58、根据记忆规律,教师应该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59、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60、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有哪些?

61、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12分。第6311分,第6412分,共35)

6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最近,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张同学傍晚放学后经常留下来帮助当天值日的同学一起打扫卫生。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她认定张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决定树立典型.于是设计了一个主题班会活动,并让张同学做重点发言,谈谈对助人为乐的认识和体会。没想到,班会课上张同学的一番话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更让李老师不知所措,张同学说:“其实我每天留下来帮同学做值日卫生,是因为这学期爸爸下班迟,我要等很久爸爸才能来接,反正在学校也没事做,帮同学做值日好消磨时间。”

(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4)

(2)联系材料分析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8)

6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张嵩非常聪明,但学习不用功,每次考不好时就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运气不好。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正确吗?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6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学五年级学生薛某,因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上课总是不遵守纪律,老师们都不太喜欢他,尤其是语文老师。一天上语文讨论课时,老师要学生们自由发言进行争论。薛某起身回答问题时.由于他的观点与老师的观点不一致,因此老师很不高兴,并用刻薄的语言训斥薛某,说他“笨得像猪”。薛某听了以后很不服气,就顶了老师一句,说“你才像呢”。老师一气之下就把薛某赶出了教室,并说:“既然我像猪,以后你就不要再来上我的课了!

(1)请根据此案例分析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

(2)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

1、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参考答案:A

3、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三个等级。故选A

4、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结合题干和选项可首先排除幻想和空想。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题干所述情景是与读到的内容相对应的新形象,而不是独立创造出来的,故选A

5、参考答案:B

6、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婴儿安全岛是儿童福利机构保护弃婴生存权利的一次尝试与探索。建立“婴儿安全岛”的目的是为防止弃婴在野外受到不良环境侵害、延长婴儿存活期,作为弃婴接收设施和临时庇护场所。故本题选A

7、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负强化是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8、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意思是说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强调在学习中不要眼高手低,而要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较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体到动作技能学习中,强调的是练习的重要性。

9、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中小学生来说,受教育权是其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常见的学生受教育权包括:(1)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2)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3)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4)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5)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故选A

10、参考答案:B

11、参考答案:A

12、参考答案:D

13、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故选B

14、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题干描述属于元认知策中的计划策。所谓计划策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计划策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15、参考答案:A

16、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低常儿童也称智力落后或智力低下儿童,指智力发展落后于或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水平的儿童。智商低于70分,才属于低常儿童。

17、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意志品质有四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复杂性不属于意志品质的特征,故选D

18、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一种学习迁移理论,它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由相应的官能所主宰,各种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其迁移范围大。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自动发生的。所以,形式训练说与一般迁移联系最为紧密。

19、参考答案:D

20、参考答案:D

21、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由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可知。

22、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双趋式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弓J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A项属于双趋冲突。双避式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C项属于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D项想吃药治病又怕药苦属于此冲突。选D

23、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了小组讨论教学方法的意义。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的交流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而ACD项的能力不~定只能通过小组讨论才能培养。

24、参考答案:A

25、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派生类属学习是指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

26、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阿基米德未经逻辑推导,突然发现浮力定律,是一种直觉思维。

27、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讲解、谈话、报告、讨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参观、调查、访问等)。说服的方法运用很广,其他德育方法都需要综合运用说服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28、参考答案:B

29、参考答案:C

30、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会增加。

31、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组织策有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常用的复述策有利用随意记忆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精细加工策有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故选B

32、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测验结果转化成标准分数成绩,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

33、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的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同时扮演许多角色,但职业角色是相对单一的.而教师这一职业却具有多种角色特点:(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管理者角色;(4)示范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所以本题选A

34、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选项中的①对应国家,③对应家庭,④对应社会。正确答案是D

35、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测验的区分度指的是测验对不同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而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验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所以本题选B

36、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迁移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37、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由“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可知,题干中涉及的是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明显作用,可知教育有经济功能,故选B

38、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9、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故选A

40、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把正方形的特征归属于已知长方形的特征当中,这显然是一种下位学习。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

41、参考答案:对

42、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内部机制,强调意识的作用。

43、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服务,都服从于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

44、参考答案:对

45、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46、参考答案:对

47、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所谓“有法”是指教学有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教学的艺术性也正体现在这里。

48、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应给以必要的惩罚,有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但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49、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格与师格的统一;二是具有较高的格位水平。

50、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接受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它是通过言语进行的。学生的学习不是创造、发明知识,而是再现、继承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教学过程把人类总结的经验接收下来,而不是向未知领域的进军。

51、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52、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思维定势在学习迁移中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

53、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负强化的实施要及时,就是说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如果能够及时执行既定处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不良行为”与“处罚”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在孩子的观念中建立起逃避惩罚的反应意识。

54、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如果老师只凭成绩来评价学生便会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的成就倾向,这是考试的隐性负向功能。

55、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顺应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56、参考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57、参考解析:

(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5)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6)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58、参考解析:

依据记忆规律,教师主要从以下几点来组织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适当过度复习;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59、参考解析:

(1)严要有度;

(2)严要有方:

(3)严要有恒:

(4)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充分信任学生:

(5)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6)不能迁就学生。

60、参考解析:

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主要包括复述策、精细加工策和组织策。‘

(1)复述策。复述策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精细加工策。精细加工策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

(3)组织策。组织策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61、参考解析: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3)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

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4)要组织学生听讲。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12分。第6311分,第6412分,共35)

62、参考解析:

(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以下四点:

①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根据材料,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中要注意抓住时机。

把握时机是品德培养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教师要在先进事例发生时,做出积极的反应并给与表扬;在学生消沉时、失去自信时、最需要激励时不吝赞美地给他以及时的鼓励;也要在他放任、自满时及时给他以警醒,中肯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教师对学生评价要掌握时机,一是学生需要的时候,二是师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材料中班主任李老师在张同学有助人为乐行为时设计主题班会对张同学的行为给予肯定,抓住了教育的最佳时机。

②对学生要有正确评价和价值引领。

品德培养要注意德育过程的多开端性和针对性。在德育教育T作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达到一致。材料中的张同学做出了主动打扫卫生的举动,值得肯定,但并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也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参与,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张同学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从而将知情意行有机的结合起来。

63、参考解析:

(1)不正确。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努力程度。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中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64、参考解析:

(1)本案例涉及到学生的权利与义务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本案中,老师对薛某的挖苦在先,而且薛某只是顶了老师一句,并没有妨碍其他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老师将其赶出教室的行为是不对的.侵犯了其受教育权。

(2)对待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冷静,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应该耐心解释,何况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当然,学生也必须履行遵守纪律的义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