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教师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预测卷及答案(四)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09-06 17:05:32[ 字体:   ]

2016安徽教师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预测卷及答案(四)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2、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发展阶段

3、学校作为法人最重要和最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

A.必要的财产经费

B.依法成立

C.名称、组织和机构

D.独立承担责任

4、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美育

B.体育

C.智育

D.德育

6、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精细的动作技能与粗放的动作技能

B.连续性的动作技能与非连续性的技能

C.开放性动作技能和封闭性动作技能

D.工具性动作技能和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7、“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  )。

A.遗传的重要性

B.环境的重要性

C.改变的重要性

D.学习的重要性

8、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9、上课过程中,突然有人推门进来,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把头转向门开的方向。这种表现是(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观察注意

10、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  )。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并不受人口因素的制约

12、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3、对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

B.女性的抽象思维比男性更优秀一些

C.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

D.男性的嗅觉普遍比女性灵敏

14、关于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B.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可简述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C.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5、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6、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罗杰斯

C.皮亚杰

D.卢梭

17、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1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9、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认识与自然关系的美与恶,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体现了学校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2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  )的儿童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A02

B27

C711

D1115

2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教学的(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2、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包括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教学道德和(  )。

A.语言道德、交际道德、个人生活道德

B.语言道德、伦理道德、个人生活道德

C.交际道德、爱岗敬业、个人生活道德

D.语言道德、为人师表、交际道德

23、教师进修提高的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

24、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5、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26、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想已经具备了(  )。

A.平衡性

B.同化性

C.顺应性

D.守恒性

27、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不包括(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接受学习

28、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和个人

D.学校教职员工

29、《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  )。

A.履行法律规定义务

B.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30、(  )是指接受、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31、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32、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2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才发起跑信号,影响运动员成绩,原因在于(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起伏

D.注意的指向性

33、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3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元认识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认知策略

35、以下属于教育行政处分的是(  )。

A.记过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拘留

36、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是( )

A.机械记忆

B.理解记忆

C.联想记忆

D.概括记忆

37、“孟母三迁”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践锻炼法

D.自我约束法

38、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39、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是属于缺失性需要的一种。

A.尊重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审美的需要

D.认知的需要

40、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的发展。

A.身体和心理

B.智力

C.个性

D.社会性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

41、谈话法就是启发式,讲授法就是注入式。(  )

42、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道德领域”三个方面。(  )

43、学习迁移就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  )

44、新旧知识的相互干扰是影响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知识遗忘的最重要原因。(  )

45、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

46、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职业对象的特殊性上。(  )

47、“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求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

48、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

49、过度重视教育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50、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

还所有费用,对直接负责的管理人员和其它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51、前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

52、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党化教育不属于教育之列。因为其目的和性质都是反动的。(  )

53、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因此,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

54、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

55、智力差异是指智力水平的差异。(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56、简述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57、一名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58、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59、简述识记效果的影响因素。

60、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61、简述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12分。第6311分,第6412分,共35)

6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学生杨朗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学生,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优点,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夭,杨朗很不好意思的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到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遵循了哪些德育原则?(12)

63、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课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的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给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者失败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取水果的习惯,导致老百姓不给自己水果,声称以后将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再听到关于学生偷盗水果的反映。

请结合案例中的学生行为改变的情况,分析该案例所体现的德育原理。(11)

64、李同学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爱好看报纸、玩电脑、打篮球,很喜欢数学,成绩也很优秀。一次偶然。外语考试没考好,他很自责,老师认为该同学没认真准备考试,作为反面教材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由于成绩、名次的大幅度后退,回家后家长的责骂也让李同学觉得压力很大,他希望下周的数学考试可以得到好成绩,重新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但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数学也发挥失常考砸了,其他的科目也接二连三地没考好。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李同学觉得自己很失败,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也变得不爱和同学交流了。

问题:针对此案例中李同学的情况,请用归因理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

1、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2、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教师成长历程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由“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可知,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故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关注学生阶段。

3、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依法成立是学校要取得法人资格最重要和最应该具备的条件。

4、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

5、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6、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工具性动作技能和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7、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的本性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但长大过程中,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情况的差异,各人的习性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生活习惯及个性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题干体现了环境的重要性。

8、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9、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该题考查注意的种类,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据此可排除D。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由“不由自主”可知,题干中的行为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应是无意注意。故选A

10、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其中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故本题选A。选择性是指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11、参考答案:D

12、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

13、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

14、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5、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16、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学生中心课程论是主张以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和态度等为基础来编订课程的理论。它认为学生对课程的直接兴趣是成功学习的关键因素,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而是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课程内容应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学生中心课程论以美国儿童中心论者杜威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等为代表。故本题选B

17、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出现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不平衡,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上称作“心理断乳期”,又叫做“危险期”。

18、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19、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学校教育具有文化功能,题干体现学校教育促进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20、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②前运算阶段(267);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故此题选D

21、参考答案:A

22、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思想道德、教师的教育教学道德、教师的语言道德、教师的交际道德和教师的个人生活道德。本题选A

23、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师进修提高的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参加自学考试、脱产学习属于其他辅助方式。

24、参考答案:D

25、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班主任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这种了解方式最为直接,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26、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儿童能够认识到苹果没有因为切开而改变重量,这说明儿童思维具备了守恒性。故选D

27、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8、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29、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义务教育法》第四章“教师”第二十八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可知本题选A

30、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故本题选A

31、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画线是复述策,是认知策的一种。

32、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如果间隔时间太长,人的注意就会动摇。故选C

33、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都影响问题的解决。

34、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画出网络关系图是组织策,是认知策的一种。

35、参考答案:A

36、参考答案:A

37、参考答案:B

38、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39、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两种根植于生物学的需要: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缺失需要又称基本需要,基本需要的满足比成长需要更迫切,基本需要按照力量的大小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故本题选A

40、参考答案:A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

41、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①谈话法和讲授法是两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即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②谈话法既可能是启发式,也可能是注入式;讲授法既可能是注入式.也可能是启发式。讲授法如果是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那么这种讲授法就是启发式讲授法。在谈话法中,如果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脱离了学生的知识经验,或者简单得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那么这种教学就是枯燥、乏味的,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无启发可言。③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启发式还是注入式,关键是看教师运用方法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思想,能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而不能单凭形式作出判断。

42、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43、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它既可以是先前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即顺向迁移;也可以是后来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即逆向迁移。

44、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是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没有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有意义学习就无法发生。

45、参考答案:对

46、参考答案:对

47、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求教育应当因材施教。

48、参考答案:对

49、参考答案:错

50、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并不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是对直接负责的管理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51、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后摄抑制。

52、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狭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性质、目的都是不同的。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育是为这一阶级服务的,体现了一定时间的教育的历史特殊性。不能因为其目的和性质而片面认为它不是教育。

53、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当然,肯定直观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54、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潜伏学习是托尔曼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强化虽然有助于学习,但并非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也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只不过其结果不甚明显,是“潜伏”着的。一旦受到强化,这种结果可通过操作明显地表现出来。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55、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智力差异不仅仅指的是智力水平的差异,还包括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性别差异和智力

类型的差异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56、参考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57、参考解析:

(1)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

①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及该学科发展。

第三,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②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应具有相关教育专业素养。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

③综合能力素养

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是指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理论外,还应具备的其他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自我调整与反思能力等。

(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②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

③健康的心理,愉悦的情感;

④良好的人际关系。

58、参考解析:

(1)正迁移与负迁移和零迁移;

(2)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4)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5)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59、参考解析:

(1)识记的目的;

(2)学习态度;

(3)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4)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5)识记方法。

60、参考解析: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教育。其基本内涵是: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61、参考解析:

(1)认知领域的目标

在认知领域,教育目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六类。

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2)情感领域的目标

在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为以下五类。

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或价值观体系的个性化。

(3)动作技能领域目标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12分。第6311分,第6412分,共35)

62、参考解析:

(1)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了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陈老师正确认识和评价了杨朗的优点.并鼓励他去参军,使他树立了自信心。

63、参考解析: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首先,案例中教师采取的是一种正面的教育方式。通过案例中教师运用疏导性原则促使学生行为的改变.围绕德育疏导性原则进行分析阐述。

其次,教师为了改变学生的错误行为,转换教育方式,这也是班主任德育的范畴,并且通过“主题班会”的途径进行教育,这也是正确运用德育途径实现德育目标的一种值得肯定的做法。另外。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还体现了德育方法中的锻炼法和奖励法。

64、参考解析:

李同学的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他自身的原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归因,认为是自己能力的问题,是自己不能控制的结果,对学习也丧失了信心。第二,外部原因。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等外部手段.不仅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而且严重忽视学生内在动机培养调动。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探讨,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他又把人的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面对案例中李同学丧失信心,不再和同学交流的情况,学校、家长应及时采取激励等措施消除其自身的无力感,引导李同学进行正确归因、积极归因,如自己不够认真、不够努力等可控性因素,使其相信自己能力,增强自信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