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教师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预测卷及答案(三)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5-09-06 17:04:23[ 字体:   ]

2016安徽教师统考《小学教育综合知识》预测卷及答案(三)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

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教育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教育法

2、对学习过程中制订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3、一般说来,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  )。

A.群体内的合作

B.群体内的竞争

C.群体间的合作

D.个体的能力

4、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5、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6、“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创新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7、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9、用科学的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  )。

A.西蒙

B.比奈

C.瑞文

D.斯坦福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是(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1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2、通常把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直接条件称为(  )。

A.课程标准

B.课程结构

C.课程评价

D.课程资源

13、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引导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示范性

14、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这种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理论观点来加以解释。

A.正强化

B.负强化

C.给予惩罚

D.消退

1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学术影响力

B.个性影响力

C.年龄影响力

D.职称影响力

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A.主体性的教师观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专业化的教师观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17、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

B.研究者

C.建设者

D.开发者

18、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是普通中小学生在( )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19、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20、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 )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A.拘留

B.有期徒刑

C.拘役

D.无期徒刑

21、《教师法》规定,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进行的考核内容包括( )

A.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政治倾向

B.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

C.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工作态度

D.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22、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

A.综合课程

B.潜在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23、“矫正错误”是注意的( )

A.选择功能

B.整合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和监督功能

24、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是强调(  )的重要性。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25、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性作用的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育组织形式

26、“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属于(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2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的是(  )。

A.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28、在教鸟的概念时,列举出“鸡、鸭、鹅”等,是恰当地运用了(  )。

A.变式

B.反例

C.同位概念

D.以上三者兼有

2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当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学校(  )。

A.跨越发展

B.优先发展

C.均衡发展

D.差异发展

30、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

A.学前期

B.青年期

C.学龄期

D.成年早期

31、“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教师坚持( )的职业道德规范。

A.为人师表

B.关爱学生

C.终身学习

D.教书育人

32、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 )之中。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34、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

A.心理障碍行为

B.逆反行为

C.问题行为

D.差生行为

35、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36、(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教育法规

B.教育法

C.教育法律规范

D.教育政策

37、教学工作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课堂教学

D.现场教学

38、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进行调节,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9、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

A.教学水平

B.教学方法

C.自我意识

D.智力水平

40、在听觉实验中.将一只手表放在离被试耳朵2 cm的地方,被试能听到“滴答”声,当手表移到8 cm处时,被试仍能听到时强时弱的声音,这属于(  )。

A.注意的起伏性

B.注意的周期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性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

41、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新人物,使用的是再造想象。(  )

4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是一种适合于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策略。(  )

43、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叫做技巧。(  )

44、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

45、个体发展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

46、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在学习上存在问题障碍的学生,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

47、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规律制定的,所以二者没有区别。(  )

48、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

49、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反应,是衡量思想道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  )

50、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  )

51、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

52、教学就是上课。(  )

53、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200691日起施行。(  )

54、学习策略具有通用性。(  )

55、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相同。(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56、简述气质的体液说。

57、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58、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9、简述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60、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61、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12分。第6311分,第6412分,共35)

62、丰子恺回忆说,他在求学时,一次李叔同先生上课时发现有一个学生老看闲书,另一个学生则随地吐痰,李先生早已发觉,却未当场批评,而是下课时轻声说:“××和××等一下再走。”在其他学生离开教室后,李先生缓缓地说:“下次你们不要看闲书,也不要随地吐痰。”说完,他微鞠一躬。此后,全班同学都为李先生的雍容和“爱人以德”的风范所折服,也改掉了上课时的一些不良习惯。

你从上述材料中领悟到哪些师德规范?

63、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在6点钟到校参加早自修,作为任课教师,第二天与学生一起参与早自修的我在班级中也强调了一下,可是第二天仍有许多学生迟到,当时有关领导正好在场,看到这一情况,下令让迟到的学生在走廊罚站。到了第三天,再也没有一个学生迟到。还有一次,一位男同学老是不肯做一周一次的时政作业,每次问他为什么,总都有原因,上次他说忘了,这次又说要点评的报纸没买.下次他会说作业本没带。这样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火了,不仅让他在办公室反思了一刻钟。写下保证书,还对他说,“下次再不交作业,甭来上课。”他这才有所收敛。

问题:请从有关师德要求分析“我”的做法,并提出合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

6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学生晓峰在操场上体育课,练习打排球,体育教师给学生讲解垫球技术要点后,特别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因为操场地面凹凸不平,晓峰抢球时不慎摔倒在地,头撞到了地面凸起的地方.造成头部流血和小腿骨折。体育教师马上把他送到医院。晓峰住院治疗共花医疗费、护理费5000元。

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分析在这个事件中承担责任的主体是谁?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

2、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元认知策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题目中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一般称为元认知策。

3、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合作更能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促使群体内的成员在这一氛围内激发动机,从而实现更好的竞争效果。

4、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参考答案:D

6、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完知识之后及时地对它进行复习,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

7、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意思是人的个性、品行如同自己的面貌一样,各有不同,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个性不同,存在着差异性。

8、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五章指出,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9、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奈。比奈智力测验由一系列难度不同的题目组成,依据完成这个难度系列中题目的多少,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年龄,称之为心理年龄。为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智商,缩写为IQ

10、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爱岗敬业的体现。因此本题选B

11、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12、参考答案:D

13、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14、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正强化是指任何导致之后进行该行为的可能性增加的结果。题干中学生越来越不像话,也是指行为的增加,故选A

15、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所以本题选B

16、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破。教师成为学习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17、参考答案:A

18、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解析:考查劳动技术教育的含义。

19、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

20、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19941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21、参考答案:D

22、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它亦称分科课程。学科课程可以是一个大类,如自然、社会;或是一门学科,如算术、几何、三角等。根据学科课程的定义可知,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所以本题选D

23、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是指注意可以调控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使偏离目的的活动得到纠正。故选D

24、参考答案:B

25、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6、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对情绪的几种类型的区分。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故选A

27、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28、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同位概念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鸡、鸭、鹅同属于禽类。所以本题选C

29、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30、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①婴儿期: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因此,答案选C

31、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活到老,学到老”,说明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崇尚科学精神,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因此本题选C

32、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因此,答案选C

33、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后来马斯洛又在此基础上加上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构成七个层次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到了自我实现需要里面。所以本题选C

34、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问题行为是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它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关系紧张、容易冲动、坐立不安或活动过度等等。

35、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36、参考答案:B

37、参考答案:C

38、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密切关联的,可以互相补充。

39、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影响其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

40、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

41、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新人物,使用的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发明创造、文学家塑造新人物、构造故事情节、科学家的新的研究方案和设计等,都是创造想象的过程。

42、参考答案:对

43、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别,高水平即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称为技巧。

44、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反映了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45、参考答案:对

46、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诊断性评价不仅仅可以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还能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故正常的学生也需要诊断性评价。

47、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

48、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49、参考答案:对

50、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一般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但也并非越多越好。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不仅不递增,反而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从而成为无效劳动。

51、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

52、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上课只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而且是中心环节,但教学除上课外,还包括备课、布置和批改作业以及辅导等其他环节。

53、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19864月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20066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再次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简称新《义务教育法》),该法自200691日起实施,由此拉开了我国义务教育向着均衡、公平方向发展的序幕。

54、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学习策的特点是主观能动性、有效性、过程性和通用性。

55、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不同,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2)联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品德形成发展,而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56、参考解析: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血液出自心脏;黄胆汁生于肝脏;黑胆汁生于胃部;黏液生于脑部。他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罗马医生盖伦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出发,在其中加进了人的道德品行,这些因素组成了13种气质类型。后来,简化为4种气质类型,即流行至今的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57、参考解析:

(1)时间管理策。具体包括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具体包括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3)努力管理策。具体包括激发内在动机;树立良好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

(4)资源利用策。具体包括学习_丁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58、参考解析: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59、参考解析:

(1)促使教育日益多元化:

(2)引发教育中的文化冲突;

(3)弱化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

(4)推动教育发展。

60、参考解析: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61、参考解析: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1)操作定向阶段:指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2)操作模仿阶段: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

(3)操作整合阶段:指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12分。第6311分,第6412分,共35)

62、参考解析: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规范,结合材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要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材料中的李叔同先生在面对学生随地吐痰的不当行为出现之后,并不是当众批评,而是在课后其他学生都离开教室后才对学生做出批评教育,这样照顾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其次,要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材料中的李叔同先生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能够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作为示范,使全体学生都被折服,这充分证明了教师高尚品行对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63、参考解析:

本案主要反映了“我”和学校有关领导以罚代教的教育方法.这明显违反了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中关于“对待学生”的相应规定(即规则层面),如不准以任何借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反纪律无关的任务等,这位教师的做法在我们的身边也常有出现。面对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们无计可施,只得用“罚站”“威胁”来对付他们,取得的效果看似有效,其实学生并非真正地接受,他们是敢怒而不敢言。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背道而驰。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要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我觉得教师应该采用“说理”教育来对待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心平气和地找那些学生谈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多付出一点爱,多花时间在他们身上。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时,就会改正缺点,努力做得更好。

64、参考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材料中事件的责任承担主体是学校。原因如下: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因为操场地面凹凸不平摔倒致伤,说明学校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定,虽然老师强调了安全事项并将其及时送医院,但学校仍应承担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