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统考:童话等文学作品在教法上应注重什么(下)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9-09-06 14:44:03[ 字体:   ]

安徽教师统考:童话等文学作品在教法上应注重什么(下)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2020安徽教师统考:童话等文学作品在教法上应注重什么(


【导语】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走上理想的教师岗位,易晋教育整理了大量试题资料供大家学习备考。

高分备考QQ群:251776608下载全套备考资料。

关注官方微信:zkdedu 获取最新考编资讯



3.更新文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回顾历史,围绕文学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问题,出现过多次探讨与尝试。20世纪50年代,我们就曾因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混淆,造成两败倶伤的情况,尝试了文学与语文的分科。但那次分科实验受苏联教育理念影响过深,文学教材过于强调专业化、体系化,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负担,再加上当时教师的文学知识与素养普遍不够,教学经验匮乏,实验仅维持了三年就夭折了。但当时对文学独立性的认识,为我国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独立体系的建立积累了经验。也应该承认,50年代的语文教育,造就了一批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学生。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没能使这项实验得到认真研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仍值得深思。

文学是极富情感色彩的艺术,体现着作家的思想、性格和语言。的确,这种特点的文章,直接用于基础阶段的语言教育是不合适的。所以,在文学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把一篇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当成读写训练或语言学习的工具。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应尽量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学生,唤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进一步明确文学教育所应培养的能力。文学的阅读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划分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形式技能的学习上。文学的阅读要与记叙文的阅读区别开来。笔者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立脚点首先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对文学阅 读的兴趣和热爱上,其次才是方法上。文学阅读也绝对不是简单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而应该是对文学的感悟。它强调阅读后的直觉感受,与作者心灵碰撞后所产 生的感动;要求对全文的整体把握,强调运用想象,而不是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去 解读或进行纯理性的分析;需要学生在被感动后,情感得以充分宣泄,学会在交流中不断修正、深化自己的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文学陶冶,净化心灵,提高文学素养。

在小学阶段可根据儿童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感受文学作品的能力,设置文学训练的序列。比如,设定一些有层次的“同化”“异化”训练。低年级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与作品“同化”体验的方式,把自己化为主人公,置身于作品描画的世界中,一边想象一边读;中年级教师可让学生多加进一些揣摩作品中人物心情、体会作品情境的方法训练;高年级则应让学生更多地通过“异化”体验,通过与作品的“对话”,形成比较客观的分析判断,引发更深层的思考。在阅读指导上,教师可淡化琐碎的分段、概括段意与中心思想等环节,对作品中出现的个别艰涩词语的意思及用法也不必过于追究。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充分的机会与时间,让学生抒发、畅谈各自的感受。同时,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作品的对话,使每个学生对作品的思考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获得主体的深化。

文学作品教学中,努力促使文学教育与读书教育相结合是重要的渠道。

高度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出现以及考试的重压,使学生开始越来越远离书籍。无法领略读书的乐趣,必然造成精神世界的空虚。文学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通过语文课中文学作品的教学,引导孩子们自觉地走向书的海洋,感受读书的快乐,学会思考,领悟人生。文学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文学教育应走与读书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对读书教育的重视与强调不单靠“大纲”或“课程标准”中为学生规定阅读的一般书目或数量,更应体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从教材的选择,单元的设计、编排到具体指导,都应体现二者的结合。比如,可在教材中单设文学单元,文学单元的拓展单元可编排相应的读书教育的内容;从一个作家的一篇作品,引导学生去了解、寻找、阅读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教材中提供一定的线索或资料,鼓励学生去关注与这个作家同时代的风格近似或截然不同的其他作家或作品。在教学指导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自主进行研究性阅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形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中,我们已欣喜地看到一些这样的尝试。我们期待读书教育能借此形成一个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序列体系,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使我国的读书教育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