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安徽教师考编《教综》每日一练【2.23】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8-02-23 17:56:53[ 字体:   ]

2018安徽教师考编《教综》每日一练【2.23】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2018安徽教师考编《教综》每日一练【2.23

【导读】易晋教育为帮助更多考生积极备考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为你准备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练习资料,请考生持续关注本站。欢迎加入2018安徽教师招考笔试QQ群:641866310,最新招考,海量资料,在线网课,关注官方微信bangjiaoshi获取教师统考四年真题及2018年备考资料。


1.一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  )。
A.80           
B.100             
C.120              
D.125

2.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
场独立型    
B.
沉思型      
C.
场依存型      
D.
冲动型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

A.脑的机能

B.对客观认识的反应

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4.小学教师张老师利用晚上时间有偿辅导学生,以至于上班经常迟到、缺课,学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张老师(  )的处理。

A.批评教育

B.经济处罚

C.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D.拘役

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6. 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人口功能

7.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惩罚,另一名正在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做准备吃的零食收起来,这是一广泛学习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之为(  )
A.
主动学习 
B.
观察学习 
C.
参与性学习 
D.
模仿学习

8. 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认为,个体进行成败归固有四个基本因素,各因素按其特性可分为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其中属于内部的、非稳定的、可控的因素是(   )。
A.
能力    
B.
努力   
C.
难度    
D.
运气

9.研究者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指导相关教育问题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问卷法

C.实验法

D.文献研究法

10.以学生的经验和主体活动为中心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C.儿童中心课程理论 

D.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高校解析】比率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

2D【高校解析】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所以说,冲动型往往强调的是速度而不是精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D【高校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人的心理其实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应。

4C【高校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题干中张老师晚上辅导学生的行为已经影响了其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5B【高校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家,强调在做中学,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从现有的经验出发,不断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前进和发展。

6B【高校解析】题干属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观点,强调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也就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7B【高校解析】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8B【高校解析】本题考查韦纳归因维度表的内容,属于记忆型知识点。努力是来源于自身靠自己的(内部),可以选择努力或不努力(可控),这一次努力了下一次可能不努力(不稳定)

9D【高校解析】文献研究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指导相关教育问题的教育研究方法。故本题选D

10C【高校解析】本题考查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也称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论强调,教育首先要考虑的是学习在作为人的基本需要,凸显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因此,学校的课程应该以学习者发展的需要和特征为出发点,以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课程应使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学校课程选择应从人的需要出发,不是从学科逻辑出发。

 

自己的微信号.pn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