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统考: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发布时间:2017-12-28 10:09:23[ 字体:   ]

安徽教师统考: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由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bangjiaoshi)订阅安徽教师考试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微信:15609680286

 2018年安徽教师统考: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

【导读】易晋教育为帮助更多考生积极备考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为你准备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练习资料,请考生持续关注本站。欢迎加入2018安徽教师招考笔试:641866310,最新招考,海量资料,在线网课,关注官方微信bangjiaoshi获取教师统考四年真题及2018年备考资料。


第一章  教育学概论

一、学校萌芽传说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活的发展,教育内容逐渐丰富。

2,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出现了劳心和劳力的分工,体脑分工。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的出现提供了有力条件与社会需要。

(二)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学校类型

1,五帝时期

根据文字记载,已有“成均”和“痒”的教育场所。“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大学”,相传成均为乐教为主,“痒”是传说中有虞氏时代的学校,辛者,养也。原为养老、存储谷物之处,兼作教学机构。

2,夏代的学校

夏代已经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根据文字记载,夏代有两类学校,“序”和“校”。“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校”原指用木材围成的围栏,是养马驯马的地方,后来利用这一宽广的场所进行军事训练,成为习武的场所。欠着面向奴隶主贵族子弟进行教育,后者分布于乡里,面向平民甚至奴隶进行教育。

3,商代的学校

商代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根据甲骨文或者其它文献记载的商代名称“右学”、“左学”等,瞽宗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当时大学教育以乐教为重,乐教的教师就是乐师。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学在官府”(“学术官府”)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在这种体制下,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师不分,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员,也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教师。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即“学术官府”;

第二,教师都由国家的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学在官府”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西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

“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为:

(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大学与小学

按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划分,可分为大学和小学。西周大学,“天了口辟雍,诸侯口泮宫”。只招收少数符合资格的贵族子弟,平民中的优秀人才,要经过乡大夫和司徒的两极选拔,方能进入入大学,学制约为九年。西周小学有宫廷的贵胄小学与各诸侯国的贵胄小学两种,其学生是王太子、公卿太子、大三元士的嫡子以及从地方层层选拔上来的优秀学生,学制约为七年。

大学学大艺,履大节。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学记》记载西周大学分别在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行和道艺两方面。七年告一段落,称之为“小成“。第九年时经过考核,德行和道艺都达到要求,结束学业,称之为“大成”。

(三)国家与乡学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之为国学,即中央官学。设在王都郊外、地方行政区中的学校,总称之为乡学,即地方官学,如闾(家)塾、党庠、州(术)序、乡校等。

(四)家庭教育

西周家庭教育既注重知识教育,也重视品德与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能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西周家庭教育中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受女德的教育,为将来成为贤妻良母做准备,其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相对地被轻视。

三、“六艺”教育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之一。“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具体说,“礼”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

“乐”是综合艺术课,包括诗歌、音乐、舞等。“射”、“御”是军事训练课。“书”、“数” 是基础文化课。“书”指书写文字,“数”指计算、算法。

西周书写的工具是刀笔,书写材料为竹木,字体为大篆。西周已有供小学文字教学的字书,《史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 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求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修养。六艺教育有许多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在教育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一、私学兴趣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私学兴起的原因

1,士阶层的崛起与养士之风盛行

2,学术下移与“学在四夷”

3,西周官学的衰老

(二)私学讲学兴起的意义

1,兴起了自由讲学之风

2,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3,扩大了教学内容

4,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5,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

(三)百家争鸣与诸子私学

所谓“诸子百家”是虚指,一般指的是“九流十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为“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是“十家”。在诸子百家之中,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在百家争鸣中,教育问题始终是一个中心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参与争鸣的各家各派本身就是一个个教育团体,都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可以说,有多少家学派,就有多少家私学;而且,差不多每家每派在认识和说明自然与社会问题时,都涉及到对教育的认识问题。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重点)  

(一)性质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一所著名学府,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设在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虽为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是一所私学联合体。

(二)办学特色

1,学术自由,来者不拒,各家各派都可以在稷下设坛自由讲学;

2,“不治而议论”,先生们不担任具体职务,但齐王鼓励他们大胆阐述自己的主张,批评时政,从而起到咨询或智囊团的作用;

3,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

4,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

5,制定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以加强学生管理。

(三)影响

1,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黄老学派、阴阳学派、荀子的儒家学派就是在稷下学宫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2,其自由办学之风,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3,显示了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4,留给人思考

三、控球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孔子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风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

二是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

(二)论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庶、富、教”

1,教育的社会作用:“庶、富、教”。孔子把众多人口,富足的财富,发达的教育,当做立国的三个要素。

2,教育与经济、军事

3,教育与政治

4,教育与行政、法律

总之,在孔子看来,治国治民,经济、军事、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提到很高的地位,是有历史进步作用的。

(三)论教育的个体功能与“性相近,习相远也”

“性”指人的先天素质,“习”即后天的习染,包括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习”可以影响人的性格品质。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它是古代中国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肯定了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打破了奴隶主贵族比平民天生高贵的思想从而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四)“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意思是说,不分贵贱、贫富、种族、地域,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可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一观点:第一,播学于平民。第二,播学于四夷。

历史作用:

第一,扩大了教育对象。

第二,“有教无类”把教育扩大到平民阶级之后,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

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一方面提倡“礼贤下士”、“举贤才”,要求吸收和重用社会上已有的贤能之士,另一方面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从政人才。虽出自子夏之口,但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这一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它打破了西周世袭制的宗法观念,批评当时奴隶主贵族子弟不学则仕、仕而无学的现象,认为凡是不学,或者虽学而不优裕者,就没有资格做官。具有很大的进步作用和很强的时代意义。它对以后2000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唐宋后的科举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也有消极影响,即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把求学当作获取高官厚禄的敲门砖。

(六)论教学内容

孔子的教学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的教学内容论有三方面的特点: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偏重文事,轻视武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知识比较贫乏。

(七)论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入学思行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言必行,行必果”。

(八)论道德教育

德育至上论;以“仁”和“礼”为核心,以“孝”和“悌”为基础;提出立志乐道、克己自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德育原则方法

(九)论教师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3,“循循善诱”与“教学相长”

4,“尊师爱生”和“宽严结合”

(十)历史影响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他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他重视道德教育,提出道德修养应该遵循的立志乐道、克己自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原则方法;

他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倡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尊师爱生,树立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典型形象。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同时,孔子作为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对世界文化、教育、学术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四、孟轲的教育思想(重点)

(一)思孟学派

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八派,孟子所代表的思孟学派和荀子为代表的荀卿学派便是其中两个重要派别。 孟轲“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伋,所以在儒家中,子思、孟子之学,被称为“思孟学派”。这一派主要继承了孔子“仁学”思想,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历来被视为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他认为人生有三大乐趣:“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中教史上第一次把教育二字连用。

(二)“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孟子提出“性善论”,“人性”表现为“四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在“四心”中,“恻隐之心”是最基本的,是人类发展“仁”的基础。

孟子认为:人之贤愚,取决于对先天的善性能否存而养之,扩而充之。如果自暴自弃,就会失掉或摒弃这种善端。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从教育可能性角度上说,孟子认为凡是人类都具有先天的德性,如同有口便能尝味、有耳便能听音、有目便能观色一样,有心便能识理义,人人平等,“尧舜与人同耳。”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勤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就论证了人人都可接受教育、都有培养成为圣贤的可能性。

(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人伦”是人类的本质表现,也表现了人类生活的特点。具体来说,“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后世所说的“五伦”,体现了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四)“大丈夫”的人格思想

提出了“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的主要标准:富贵不能乱我之心,贫贱不能变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节。这就是说,一个能自觉维护封建利益的人,一定要经得起富贵、贫贱、暴力的考验,把封建伦理的道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

(五)“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深造自得。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孟子主张,深入的学习,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孟子在提倡主动积极求学问道的同时,坚决反对自暴自弃、不愿主动努力去学习的行为。

总之,孟子从正反两面来强调要求学习必须主动积极,充满自信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至今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的教学思想具内倾性,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强调深造自得,“求在我者也”。

五、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六经”传人

荀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对战国末期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乃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重点)

1,性伪之分。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器善良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

2,性伪之合。性与伪是有区别甚至对立的,但是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仁义礼法有可以被认识掌握之理,任何人可以习得善,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

3,化性起伪 。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所以需要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来改变自己原有的恶性。教育对人性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即变化自己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三)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

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搏,以今持古,以一持万”。荀子认为教育应当以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四)以儒经为教学内容

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子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的传播。他认为,儒家各经自由不同的教育作用,但是《礼》在诸经中处于最高地位。

(五)“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思想上,与孟子“内求”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这充分说明荀子的教学思想的特点。荀子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其基本路线是:闻—见—知—行,他还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学习心理状态:“虚壹而静”,“虚”:不以己接受的旧知识(就观点)妨碍新知识(新观点)的学习。“壹”:当多个学习对象同时呈现在面前的时候,能够专注于其中之一;当不同的观点呈现在面前的时候,能够择善而从,或将他们统一起来。“静”:排除各种杂念和胡思乱想,使精神专注于学习对象。

(六)论教师

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

六、墨家的教育思想

(一)“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在春秋战国之际,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和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两个著名的学派,在战国时并称“显学”。墨子主要植根于“农与工肆之人”,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的利益。

(二)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墨子不仅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而且同样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染与苍则苍,染鱼黄则黄,所入者亦,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这就是著名的“素丝说”,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染丝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三)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墨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兼士”,这种人才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已任,勇于承担国利民、兼爱相利的职责。墨子认为这类人才是否在位,对国家的治乱兴衰有决定性的影响。总之,墨家主张培养具有“兼爱”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而又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兼士”。

(四)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墨家的教育内容,以“兼爱”的基本思想为主,同时注重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方面的教育,科技知识教育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训练则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进行其“兼爱”主动。

墨家的科技知识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工艺技术知识,二是自然科学知识。

墨子也非常重视对弟子的思维训练。《墨子》书中充满了“辩”、“言谈”教育弟子。

墨子的政治和道德教育。主要是墨家的十大纲领,即所谓“十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

(五)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

七、道家的教育思想

(一)“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本。道永远不变地存在着,不停地在天地万物中间运行着。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没有它就有宇宙,它不依赖于人们的主动意识,客观地存在着,所以叫做“自然无为”,没有目的、没有意志、自然而然地产生万物。

道家认为一切的东西都是错误的,教育是最大的人为,它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教育是多余的,不应该教人知道更多的东西,而应让人们把一切知识忘掉,“绝学无忧”,彻底地取消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当然,道家并不完全否定教育的作用,他们反对的只是违背“自然”的教育。事实上,道家也提倡教育,即“自然之教”。把一切自然之道,当作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顺应自然。道家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是“为道”

(二)“逍遥”的人格理想

道家强调自然人性,反对儒、墨学者以“仁义”为追求的圣贤人格,要求教育为张扬人的个性服务,因此道家理想中的人生境界,在于追求物我不分、与道合一的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超现实性和神秘性。

(三)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道家怀疑乃至否定一切社会文化知识,反对所谓的“前识”,即先知先见,老子认为这种先知先见完全是一种无根据的臆断,并不能知“道”。他强调“正言若反”,通过否定的办法,否定一切外在的形式的束缚,或者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刻意去做做某些事情,而是依据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去做。道家怀疑乃至否定一切社会文化知识,反对所谓的“前识”,即先知先见,老子认为这种先知先见完全是一种无根据的臆断,并不能知“道”。他强调“正言若反”,通过否定的办法,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或者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刻意去做某些事情,而是依据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去做。

八、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一)“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法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商鞅认为犯人都贪生怕死,好逸恶劳。“民生则计利,死则虑民。”韩非认为人的行为总是从私心私利出发,从考虑个人厉害的角度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充满着自私自利的打算,他把君臣关系比作买卖关系。法家讲人性自私是为了强调严刑峻法,说明只有严刑峻法,才能使恶人就范。荀子肯定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而法家肯定的是法治对人性改造的功能,一个强调礼仪教育,一个强调刑法治理,这是儒家和法家的不同之处。韩非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不得为非,圣人治国不是依靠人民替我做好事,而是使他们不能做坏事,这样就便于统治和管理了。

(二)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为了推行“法治”,法家从历史进化的思想出发,提出“废先王治教”的主张,要求废除旧的教育内容,尤其是儒家的仁义之教。法家的教育内容突出了“法”,提出了“燔诗书而明法令”。“以法为教”的主张,。所谓“以法为教”,即实行法治教育,这里所说的“法”包括由朝廷统一制定的一切政治、经济、法律条文,经由官府公诸于众,必须坚决实施执行。

(三)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法家认为各家私学思想的传播,不利于法家主张的思想专制的统一,不利于法制教育的实行,故他们明确提出“禁二心私学”的主张。韩非明确提出了“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主张。

九、战国时期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一)《大学》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一篇论文,它着重阐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即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条在于“明明德”,侧重于修身的目的;而后三条在于“亲民”和“至于至善”

(二)《中庸》

《中庸》是《礼记》中理论性较强的哲学名篇,所谓“中庸”,实际上是指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哲学观点和方法,但其中也包含着一些教育基本问题的论述,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中庸》开头便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里的天命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

2.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确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

3.关于教育途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诚明,谓之教。

4.重视主观努力作用,《中庸》认为:虽然人的智力和能力存在差异,但通过个人努力,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三)《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1.关于教育作用于目的。在论述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时,《学记》认为教育作用在于服务政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学记》所主张的教育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二是要“化民成俗”,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顺民。

2.关于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当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轻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3.关于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4.教师观《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

(四)《乐记》

《乐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儒家专门的论述乐教的论著,它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等问题,这本书意味着儒家乐教思想的成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